雨巷

745人浏览 / 0人评论 / 添加收藏

作者:戴望舒

撑着油纸伞,独自
彷徨在悠长,悠长
又寂寥的雨巷,
我希望逢着
一个丁香一样地
结着愁怨的姑娘。
她是有
丁香一样的颜色,
丁香一样的芬芳,
丁香一样的忧愁,
在雨中哀怨,
哀怨又彷徨;
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,
撑着油纸伞
像我一样,
像我一样地
默默彳亍着,
冷漠,凄清,又惆怅。
她静默地走近
走近,又投出
太息一般的眼光,
她飘过
像梦一般的,
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。
像梦中飘过
一枝丁香的,
我身旁飘过这女郎;
她静默地远了,远了,
到了颓圮的篱墙,
走尽这雨巷。
在雨的哀曲里,
消了她的颜色,
散了她的芬芳
消散了,甚至她的
太息般的眼光,
丁香般的惆怅。
撑着油纸伞,独自
彷徨在悠长,悠长
又寂寥的雨巷,
我希望飘过
一个丁香一样地
结着愁怨的姑娘。

作者介绍

戴望舒(1905~1950),现代诗人、文学翻译家。原名戴梦欧,笔名戴望舒、江思、艾昂甫等,浙江杭州人。1928年发表代表作《雨巷》,后去法国留学,回国后创办新诗社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到香港参加进步文化运动,宣传抗日。 戴望舒是现代诗派代表人物。早期作品大都吟咏个人的忧郁情怀和生活遭遇,《雨巷》《我的记忆》等作品讲究音乐性和象征性,追求意象的朦胧;后期诗作《狱中题壁》《我用残损的手掌》等表现反抗精神,情调趋向明朗。著有《望舒草》《望舒诗稿》《灾难的岁月》等。

简介
《雨巷》是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。诗中刻画了主人公手持油纸伞,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徘徊的身影。他心中揣着朦胧的期许,盼望着邂逅“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”,此姑娘兼具丁香般的色泽与香气,内心却满溢忧愁哀怨。他果真遇到了这样的姑娘,可她却如梦幻般倏忽而过,其颜色、芬芳、“太息般的眼光”以及“丁香般的惆怅”,都在“雨的哀曲里”悄然消散。主人公仍旧“撑着油纸伞”,继续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踽踽独行,心中依然怀揣希望,期待再次遇见“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”。
背景
《雨巷》是诗人戴望舒所作,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夏季。彼时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,戴望舒因参与进步活动,不得不避居松江友人家中。在孤寂里,他品味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楚,心中满是迷惘与朦胧的希望。《雨巷》一诗便展现了他的这种心境,其中交织着失望与希望、幻灭与追求的双重情调,这种情怀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。

全部评论